|
全国政协委员吴尚之:报刊亭建设纳入文明城市考核体系报刊亭是展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搞活城市公共文化和舆论阵地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报刊亭建设,将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文明城市考核评价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在两会上建议。 “从2008年到2018年,全国共拆除邮政报刊亭近2万个,目前全国仅剩邮政报刊亭2.3万个,拆除近一半。”吴尚之说,报刊亭不仅是报刊零售发行的终端,也是一座城市的亮丽的风景、文化符号、阅读的标识。但是,“目前报刊亭经营资质和占道许可证难以取得;报纸期刊销售利润微薄;报刊亭经营范围受限等问题,制约了报刊亭的发展”。 为此,吴尚之提出扶持报刊亭发展的四点建议: ——完善规划和用地政策。建议相关部门在城镇建设中对报刊亭选址和配置进行研究论证,推动报刊亭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纳入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为报刊亭预留经营场所。 ——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目前新型邮政报刊亭以其整洁、亮丽的外观,为提升城市形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研究报刊亭建设规划和服务标准,对老旧报刊亭进行升级改造,加强规范管理,积极推动报刊亭向信息化、智能化、便民化方向发展,与智慧城市、信息化发展相协调。 ——丰富经营服务内容。从国际经验看,开展多种经营、开展便民服务已成为报刊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允许报刊亭在合理规划、不影响市容的前提下,丰富经营服务内容,售卖饮料、食品等产品,提供充电、充值、查询等服务,开展广告业务,提升报刊亭竞争能力。 ——纳入文明城市考核评价体系。邮政报刊亭方便人民群众读书看报,是重要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将报刊亭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情况纳入文明城市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其有效发挥文化宣传、便民服务、城市管理等功能。 李克强指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说,要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落实好减税降费等各项措施,为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减负,使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增强活跃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做好对内对外开放、陆海开放大文章,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吸引更多内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筑得“好巢”,不愁不来“金凤凰”。 李克强强调,要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束缚,更大释放创新创造潜力,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双创”提质增效,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成长。加快“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以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内生动力。 李克强说,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要把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抓好大学毕业生、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特别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不断增加绿色财富。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 |